首页 > 农业知道 > 农业常识 > 食物相宜相克-哪些食物不能共食?

食物相宜相克-哪些食物不能共食?

发布于:2012-05-10 10:16:11 农业常识 阅读:

为什么黄瓜与辣椒不能共食?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,每100克中约含198毫克。黄瓜中含维生素C分解酶,黄瓜生食此酶不失活性,二者同食,则辣椒中的维生素C被破坏,降低了营养价值。

为什么葱与枣不宜同食?《大明本草》中记载:“枣与葱同食令人五脏不合。”这是因为枣的食物药性甘辛而热,古人称“多食令人热渴膨胀,动脏腑,损脾元,助温热”。而葱又性辛热助火,故二者不宜同食。

为什么芥菜与鲫鱼不能同食?鲫鱼的食物药性属甘温,其功能之一是消水肿、解热毒,但与芥菜同食,反而引发水肿。这是因为芥菜的食物药性属辛辣。加上人们一般都是将芥菜腌制后食用,腌菜盐重味成,水肿患者、肾功能不全者过食则易加重病情。

为什么菠菜与鳝鱼不宜共食?鳝鱼的食物药性味甘大温,可补中益气,除腹中冷气。而菠菜性甘冷而滑,下气润燥,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菠菜可以“通肠胃热”。由此可见,二者食物药性的性味功能皆不相协调。而且鳝鱼油煎多脂,菠菜冷滑,同食也容易导致腹泻,所以二者不宜同食。

为什么花生与毛蟹不宜共食?花生富含油脂,毛蟹性寒,二者同食,可导致腹泻,而且二者同食后生化反应复杂,所以不宜同食。为什么花生与黄瓜不宜同食?黄瓜性味甘寒,生食为多。花生仁多油脂,一般来讲,如寒凉之物与油脂相遇,会增加其滑利之性,因此,同食多食,极易导致腹泻,所以二者不宜同食。

为什么莴苣与乳酪不能共食?《金匮要略》记载:“白苣不可共酪食,作螽虫。”《饮膳正要》记载:“莴苣不可与酪同食。”《医宗金鉴》记载:“白苣味苦性寒,乳酪味甘性热,一寒一热而成湿,湿则生虫,故日不可食。”乳酪是油脂性食物,而莴苣性寒,二者同食,容易导致消化不良,或腹痛腹泻。同时,莴苣生食时,因洗涤不净,易受寄生虫污染,如钩虫、蛔虫等,皆不利于健康。

为什么南瓜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宜同食?由于南瓜含维生素C分解酶,所以不宜同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食。维生素C耐热,南瓜煮熟后此酶即被破坏。所以南瓜宜煮食,不宜炒食,更不宜与番茄、辣椒等同炒。富含维生素C的菜有菠菜、油菜、西红柿、圆辣椒、小白菜、菜花等。

为什么南瓜与羊肉不能共食?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南瓜不可与羊肉同食,令人气壅。”因为南瓜补中益气,羊肉大热补虚,两补同食,令人肠胃气壅。

为什么西红柿与红薯不能共食?两者共食会发生不良生化反应,长期积累会使人得结石病,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  • 田螺和螺蛳的区别

    田螺和螺蛳的区别

    螺蛳是田螺科螺蛳属的动物通称,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,肉味鲜美,营养丰富,其螺...

    2023-06-25

  • 丝瓜和黄瓜的区别

    丝瓜和黄瓜的区别

    丝瓜别称胜瓜、菜瓜等,原产于印度,为葫芦科丝瓜属攀援草本植物,黄瓜别称胡瓜、青瓜等,最早由西汉时期...

    2022-06-16

  • 野生大熊猫战斗力强吗?

    野生大熊猫战斗力强吗?

   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大熊猫科的一种哺乳动物,犬齿的齿根粗大,而齿冠显得较短,齿尖不算锋利,虽然为食肉动...

    2022-03-20

  • 种貂冬毛期怎样饲养管理

    种貂冬毛期怎样饲养管理

    水貂属周期性季节换毛动物,一年有两次脱换毛,即春季脱冬毛长夏毛,秋季脱夏毛长冬毛。幼貂到50-60日...

    2020-11-22

  • 大象吃什么食物?

    大象吃什么食物?

    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,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,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,结成上...

    2018-12-28

  • 山羊主要品种――云南龙陵山羊

    山羊主要品种――云南龙陵山羊

    分布于云南的龙陵等县,是南方亚热带湿热半山区放牧补饲型肉用山羊。公羊具向上向后曲扭1~2个弯的角...

    2016-11-24

  • 黄龙玉产地在哪里?

    黄龙玉产地在哪里?

    黄龙玉最初人称黄蜡石,在当地人看来有着田黄般的颜色、翡翠的硬度,硬度好、透度高、色彩鲜艳丰富,由...

    2012-12-09

  • 苦瓜越冬密植丰产栽培的技术

    苦瓜越冬密植丰产栽培的技术

    传统的苦瓜栽培往往采用与矮秆蔬菜间作的方式,这种方式栽植密度小,产量低,不能形成规模效益。寿光市...

    2012-05-11